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trxiaoshuo.com

第94节(2 / 3)

楞,惊讶低呼:

“你不会一夜没睡,一直在画画吧?”

阿木古楞脸上尽是熬通宵后才有的木怔,眼下挂着一点点青色,双眼里全是血丝。

可他望着林雪君时,眼神是火热的。

他面上泛着幸福的红晕,唇角挂着笑。

在林雪君看画时,他始终一瞬不瞬地盯着她。

太好了,他没有错过她任何一个惊喜表情,也记住了她每一个欣赏赞叹的神色。

他嗓子因为熬夜而有些干涩,声音滞滞地问:“我画得好吗?”

“当然!我太喜欢了。”林雪君如获至宝地抚摸画上的线条,“还特别有意义。”

现在国内识字通文的人都不多,能画画的人更少。

那些报业要是能碰到一个好画师是很珍惜的,像人民日报上那些先进劳动者的感人事迹都是有配图的,多是画师亲自去炼钢厂等劳动场所采风后画出来的作品。

可是画师数量有限,毕竟做不到每一个地方都去采风,更不可能做到每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场面都恰巧在现场看过,许多就只能靠想象和二次创作了。

而像阿木古楞这样每天都在‘实地采风’,每一幅画都是现场观摩过后创作出来的真实的、有情感的画作,这多不容易啊。

直观的画面有时候比文字更动人,每天都泡在人民群众之中、艰苦的边疆生产环境里的画师的画作,这可是绝无仅有的。

“都给你。”阿木古楞手攥着木门边柱,眨眼简单湿润下干涩的眼睛后,仍望着她。

“什么?”林雪君再次将目光从手里的画作挪到他面上。

“都给你。”他干咽一口,到这时才忽然觉得又饿又渴,“邮给报社也行,做什么用都行,都给你。”

说罢,他松开门柱,见林雪君只惊讶地看着自己,他想要说什么,又有些局促紧张。

张了张嘴,他再次重复了一句“都给你”,便忽地转身跑了——

他原本跑向自己的小毡包,跑了一段路,又乍然转向,改奔向大食堂。

林雪君望着阿木古楞正长个子、像门框一样变宽变长却愈发嶙峋的背影快速地飘远。

几息后,她收回追送的目光,低头望了会儿手里的画作,转身用脚踢上院门,匆匆冲回瓦屋。

坐到桌边,将画作铺平整,从抽屉里掏出信纸和钢笔,她踟蹰几息,终于伏案奋笔疾书起来。

初夏的暖风吹过,万树忽一夜盛绿。

剪羊毛节【2合1】

嗅了嗅自己的手,仿佛已有余香。

回到瓦屋, 林雪君翻出了录用她稿件的各种单位的信件。

这次孟天霞去场部时也去邮局取回了所有第七生产队的邮件邮包,其中林雪君的邮件有3个,一个来自北京青年报, 一个来自阿尔山公社广播站, 一个来自呼和浩特日报,都是转载录用通知和充做稿费的书籍、邮票、信纸、本子等物。

林雪君将这三家跟之前的单位放在一起筛选,其中广播站不具备出版资质,排除掉。

报业和出版社则一一被翻出,特别小的报业可能不具备出版等能力, 排除掉。

主要整理出大城市有能力的报业, 又挑出回执和‘稿费’特别丰厚、展现了其单位对自己文章高度重视的报业。

林雪君模仿着前身的字迹, 比对着孟天霞帮她从场部买回来的字典, 一笔一划地给这些报社写信。

她描述了自己希望能将草药野外识别图鉴彩色画及其中草药属性、用途编纂成册的想法, 并认真阐述了生活在草原、兴安岭山区的社员们一旦拥有这样一本图册,将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多大益处。

上午的阳光斜斜射进来, 旧玻璃上擦不净的赃污在她肩膀、发顶投下几点斑驳阴影。

同样的信件,她写了四份,并各取出一张阿木古楞画的植物图册, 配上自己对这味草药的描述文字, 同衣秀玉帮她誊抄的文章稿件一起放进信封。

四张植物画、四张草药描述卡,四份文稿, 四封图书策划方案信件,一一放入四个邮寄给大报社的信封。

整理好这部分后,她又挑出阿木古楞画的一些人物、事件和风景写生,与恰巧同其匹配的文章稿件放在一起收入投稿信封中, 并附上一封小信:希望报社如果能刊载自己的文稿, 一并也登印阿木古楞充满灵气的配图。如果不能录用配图的话, 希望报社能将随信附上的画邮回给她。

并在稿件里放入一张3分邮票,这是她自己支付的回寄邮票。

一份一份地认真整理好,她准备托孟天霞帮忙邮寄的信件变多了,也变厚了。

剩下的画作,林雪君找了个铁盒子,仔仔细细地封好后放在存放各种东西的抽屉里。

都留着,回头她再写几篇文章配阿木古楞多出来的写生稿件。

以后阿木古楞画的草药图,全慢慢积攒起来,等有报社出版社愿意出中草药图鉴的时候再拿出来用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